花絮:王祖淼理事長「回鄉」講座

2019.4.4 台灣國學博士,協會理事長  王祖淼回鄉講座,備受縉雲老鄉歡迎

4月4日,中華儒道研究協會理事長、逢甲大學教授王祖淼博士,趁回縉雲掃墓祭祖之良機,接受縉雲縣樹人書院、「在一起」微信群友等鄉親的邀請,特意為家鄉父老們上了一堂國學公益講座課。

王祖淼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,是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博士。王博士博學多才,當晚用兩個多小時,闡明了學習國學、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重要性。

他說:人是「心」與「物」的結合體。孔子說:「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;既欲其生,又欲其死,是惑也!」何以故?蓋因人有「性」與「命」,「性」是天生的「德」,人人相同。《中庸》曰:「天命之謂性。」《論語》曰:「天生德於予。」此「德性」是什麽?通過孔子的證成,是「仁」。仁是什麽?通過「宰我問三年之喪」可以得證,是不安的心。不安求安是自我覺醒,是道德的動力;因此,道德才有普遍性與必然性。

孔子又說:「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。」此「性」是超越的「天」,落在人身上的「德」,人人相同,屬於「性」的範疇;而「習」指的是每個人的才情、氣質,「才」有高低,「氣」有清濁,人人不同;此才氣決定人的「福報」,屬於「命」的範疇,人人不同。

《三字經》云:「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習相遠。」嬰兒生下來,天真、無邪,人見人愛;當嬰兒逐漸長大之後,受到後天的習染,失去了天真、本德,就變得不可愛了!

接著,王博士從儒教、道教、釋教三家對「人何以感到困苦」出發,闡述原來是「心」出問題。他現在受苦受難,先撫慰受苦難者的心,儒家用「同理心」給予關懷、撫慰,聽到了要放在心中;然後,站在對方的立場,針對困苦給出解方,讓他得以離苦得樂。道家的智慧,人有「心」,心有「知」的作用,此「知」不是知識的認知,而是用自己的標準做判斷,跟我的標準一樣,曰「是」;跟我的標準不一樣,曰「非」。所以,「美」跟「善」是「價值論」,而不是「知識論」。道家認為「知善」、「知美」,是把「美」、「善」的價值標準定在自己身上,包括鄉土、禮俗、膚色、黨團、教派等。以我作為標準,就是「偏見」;責求人家跟我一樣,則是「傲慢」;因此,放下偏見,解消傲慢,才能一體和諧。因此,要有開放的心靈,才能看到他人的好。釋家對「無常」特別有感觸;所以,用「緣起性空」來對治,不要我執、也不要法執。

莊子說:「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;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!」人生不過百年,所以說「吾生也有涯」。此「生」,指的是「人物」的一生,「有涯」是人的生命有限。每個人的存在處境,是無限的「心」,落在有限的「物」中,這是人的存在處境。

「而知也無涯」的「知」,指的是心知的執著。「無涯」是人間花花世界,令人眼花撩亂。每個人的存在困境,是單純的「性」,穿透複雜的人間,這是人間的「緣會」;所以,莊子說:「以有涯隨無涯,殆矣!」此「隨」,當「追逐」解;簡言之,以有限的生命,去追逐無窮的物欲,既不可能,也不值得。

科學講的是物質,是看得見、摸得著;玄學或是道學,講的是能量,是看不見、摸不著。人物如何活出一生的價值美好?靠的是精神,而不是物質;何以故?因為物質是外在的,精神是內在的。因此,孔夫子說:「賢哉,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,回也!」為什麽?因為顏回的內在精神生活充實,才能不在乎外在的物質生活。

當今社會受到西方教育的影響,偏重「知識的教育」,欠缺「生命的教育」;結果,物質生活改善,精神生活缺乏;物質豐富之餘,為什麽人不會快樂?原來精神生活空虛,欠缺價值理想,不知人生何去何從?茫然不知去向!所謂的價值與理想,是效法天道「利他」的精神,自然能夠「益己」,譬如開車的禮讓文明:你讓、我讓,交通順暢!反之,你擠、我擠,交通打結。

此外,我們要正確地理解「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」這句話的意義。此「立人」、「達人」,是讓他自己立、自己達,絕不是我們幫她立(站起來)、幫她達(走出去);如同殘障人士(瞎子),要自己能生活(活下去)、走路(走出去);明乎此,做父母的人,愛兒女不是讓兒女只會讀書,不會做家事。不是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,而是要訓練他們「全人教育」:德智體群育樂。

所謂「德」,要懂得「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學而上達。」一個怨天尤人的人,就會自以為是,因而不斷地重蹈覆轍,這就是「輪迴」的現代詮釋。「下學而上達」是通過做人處事的實踐,證成天道生生之德。所謂「智」,要養成「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,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,而不信乎?傳,不習乎?」一個懂得自省的人,才不會怨天尤人。此外,學習之道要通過生活的實踐,才能證成。所謂「體」,要效法「天行健,君子自強不息」的精神,才明白何謂終生學習?我們不是跟他人「比」,而是跟自己「比」,這樣才活得自在自得。何以故?因為每個人的「才」與「氣」都不同,如何「比」呢?唯有跟自己「比」才公平。所謂「群」,要理解人不可能離群索居,要懂得「與人為善」,所謂「善」就是「道」,簡言之,就是「生生之德」,此即是「利他」。懂得利他的人,才是有「道」的人;因為心中有人、心中有物,才能做到「親親、仁民、愛物」。所謂「育」(體育、競賽),要明白「人生不是跟她人比,而是跟自己比」,〈湯之盤銘〉曰:「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」這是商朝開國始祖,成湯王對自己的警語,成為中華民族憂患意識的源頭;所謂「樂」,要知道「每個人都是我的補充」,才能心中有人,方能與人一體的和諧;做事情「專心一意」,才能把事情做好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才情、氣質,讓他們選擇一條適合自己才情、氣質的路,去過自己的人生,這才是「常道」,活出適合才情、氣質的生命內涵,這就是「常名」;明乎此,人生才能自在自得。

兩個小時的課程,王博士駕輕就熟、深入淺出,其詼諧的說法、幽默的指點,加上知識淵博、統籌帷幄,讓在座百餘位聽眾聽得津津有味,深深折服。課後,還沒盡興的聽眾紛紛向王博士提問,74歲高齡的他,不厭其煩,一一作答。最後,他送給聽眾們一句話:「我們要精學國學經典,取其精華,捨其糟粕,若每人都能精讀《論語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道德經》等幾本名書,那對生活、對工作、對社會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。」

Upload Imag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