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導論二〕安心的極簡公式是從這裡來的!該如何練習?

這條公式哪來的?

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,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,皆有怵惕惻隱之心。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,非惡其聲而然也。……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-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

我在上一篇提到安心 = 良知 × 實踐,而這條公式的誕生,要從儒家思想開始說起。儒家發現「良知」其實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,孟子說,就像每個人都有雙手雙腳一樣自然。這裡有一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:如果有人看見孩童快要失足掉下井裏去,他想都沒想就伸手把孩子拉住,這麼做不是要藉此和孩童的父母結識,不是想得到鄉里鄰友的稱讚,也不是他討厭小朋友的哭聲,就只是他覺得應該這麼做而已。這時的他就發揮了惻隱之心,而這個心和其它的羞惡之心(因為自己做得不正確而感到羞恥,因為別人做了壞事而感到厭惡)、辭讓之心(懂得禮讓、給人方便)、是非之心(能夠判斷善惡、是非、對錯)一樣,都是人天生具備四種良知類型。

你也有做過毫不猶豫就行動的善良決定嗎?我相信一定有,回想一下當初做這些決定的感覺,你會對良知更有意識。然後讓我們繼續看下去:上一段孟子提到的四種心,其實是良知的起點。在儒家思想,終其一生都在探索更深處的良知。他們越探越發現,啊!當人們的良知越清晰的時候,也正是心越安定的時候。

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:身有所忿懥,則不得其正;有所恐懼,則不得其正;有所好樂,則不得其正;有所憂患,則不得其正。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。此謂修身在正其心。──《大學》

所以儒家導出了一個結論:如果你有忿恨怒氣、恐懼擔憂、歡愉狂喜的情緒,代表你的身心還沒有修整到「正」的程度,這個「正」自然和良知有關。咦?可是這意味著人不可以有情緒嗎?人有這些情緒,就代表良知還不夠嗎?如果看到親人受傷了,我是不是不能擔憂?別人有喜事,我只能面無表情,默默說個恭喜?怎麼聽起來我更無良了呢:(

聽起來真的不太合人情,有情緒、情感才像是個人嘛。這點儒家當然也知道,所以在《中庸》第一章提到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」這裡有兩種境界:一種是當你面對某些好的或不好的事情,應該要產生對應的情緒,但你選擇未讓情緒發出來(切記,不是麻木無情,也不是壓抑或消滅情緒),平靜的觀察這些事情發生(你仍有是非判斷),這個叫做「中」;一種是你適當的產生對應的情緒,並不過度而難以遏止,也不會少得冷酷無感,這個叫做「和」。

也就是說,你同樣可以有情緒,而且情緒更能表現出你的良知,只要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就好。

那我該怎麼練習?

和所有協助你安頓情緒的方法一樣,東方的安心術也會花上一段時間來練習才會有所進展,且越根本的調整越需要時間。記得〈導論一〉提到的概念嗎?過多的欲望是良知的反面,且正是過多的欲望讓你心不在焉、忐忑不安。

這時道家就跳出來附議了,《道德經》第十二章說:「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聾;五味令人口爽;馳騁田獵,令人心發狂;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。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。」人的心會發狂甚至讓身體損傷,是因為他置身在繽紛燦爛多彩的視覺、聽覺、味覺裡面,隨時有太多新奇、貴重的事物可以亢奮地追尋,每天都在營求感官與心理刺激。這用來詮釋物質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實在太適合了。

終究有一天,當曾經能滿足你的事物開始衰敗不再絢爛,或就此消失,你得花時間找新的來填補,能不能找到又是另一回事。這樣的人生還能心安嗎?回想你生命中每一次的失去,就多少可以體會了。所以老子建議:不如就學聖人過上簡樸的生活,這些絢爛事物就輕輕放下,就算擁有也不要有得失心(重點是那顆心)。

從心開始的第一步

沒錯,該練習的就是一種減法生活,把會困擾你的、煩惱你的都斷捨離。但我鼓勵你,從心上來著手,在心裏做不到放下,再從現實面看情況做捨去,因為要完全逃離讓你不安的情境真的太太太太不容易了,但你或許能做到心的隔離,不動如山。再一句孟子的名言:「養心莫善於寡欲。」想要把這顆心養好安好,減少自己的欲望是不二法門。孟子掛出保證,真的做到寡欲的那些人,就算是還有人的心是不安的,那也是很少的例子;沒有寡欲的那些人,就算有人很心安,也只是很少的例子。

要減少自己的欲望好難啊~有時欲望不是可以自己控制的,根本忍不住,要人家怎麼活?如果說過多的欲望是良知的反面,那麼後者當然也是前者的反面。倘若你覺得減法(寡欲)很難,那就試試看加法──從現在起更加覺察自己的良知,或帶著良知的意識進行生活中的每個判斷。時時詢問自己:這樣做我會心安理得嗎?是否會對不起自己或對不起他人?你的良知愈增長,相對的,你的欲望會自然趨減,因為你的心正在復歸它本來的位置。

不知道良知在哪裡嗎?不知道什麼是良知的範疇?我沒辦法具體給你一個非常精確的答案,但我要說,盡自己應做的責任和義務,體貼善待、寬恕他人,就已經離良知不遠了。剩下的,我想邀請你繼續讀這個系列的文章,或到國學經典裏找出解答。

總的來說,如果完整寫出這條公式,那它應該長這個樣子:

安心 = 人( + 良知 – 過多的欲望 )× 實踐

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

安心不完全是快樂

安心不完全是快樂。狂喜歡愉的人,心仍然是浮躁不安的。如果你需要擁有什麼才能快樂而感到安心,噢,那並不是真正的安心。安心不需要擁有任何,你自己就能夠安,反而正是心中沒有擁有任何,你才是真正的安。

比起快樂,安心的感覺更像湖水,湖是你的心。湖不像大海,沒有因日月更替的潮汐,遇到狂風暴雨不會驚滔駭浪。穩定挹注的水源保持它受烈曬而不乾涸。湖仍然有水面起伏和暗流迴盪,那些都是自然合宜、恰到好處的變化。如果沒有外物影響,平靜是它不受攪擾的模樣,泥沙細粉都往湖底靜靜沉澱,清澈如初,恰似你透光的良知。

究竟安心該是什麼樣的狀態?我不確定當安心發生在你身上,是否也是這樣。但我見過最安心的人,在平靜之外,他仍有喜怒哀樂憂苦,他的情緒總是因為替人著想而起伏。那個人沒有自己,眼裡只有別人過得好不好,他會照顧好自己來照顧別人,他會獻出所有來幫助別人,而這仍舊不是為了迂迴的滿足自己。正因為他沒有自己,正因為他把擁有的都給出去了,他沒有真正可以困擾的煩惱,所有的情緒都是一種愛。

 

下一篇開始,我會以日常的例子來講解遇到什麼不安的情況該如何應對。敬請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