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淺繹:禮(二)-提升內在的絕佳入門

文/廖咸澤

由外而內的禮

如果讀過上一篇,你會知道心存敬意是禮的源頭。之所以我們偶爾會對應有的禮節感到枯燥多餘,多數時候是尚未明白禮背後的涵義。但如果你心存敬意,禮會像是被注入了靈魂,你會感覺它是應有的本分,行舉起來變得自然而然。發自內心的禮便不再是束縛,而更像是安定的軌道。

這樣一說,若沒有發自內心,我就不需要行禮了嗎?否則看起來很虛假矯情呀。

《論語》確實有說過:「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子曰:『吾不與祭,如不祭。』」祭祀作為一種吉禮,如果心中無存對神靈祖先的敬畏,就算真行了祭祀,也等於沒有了。不過儒家響應著人生的積極面:如果敬意不夠,那就培養,而不是把禮就此放掉了。

要培養尊敬,禮本身就能發揮雙向功能,一方面是由內而外的展現敬意,一方面則是由外而內的重新學習。這有些類似(但不完全)是西方心理學的(認知)行為治療:藉由刻意練習對人對事的禮節,你會慢慢在人際之間創造出新的互動氛圍。這個互動氛圍會重建你和對方基於尊重的情誼,即使一開始你並未全然發自內心,你和對方也會因為改變行為而改變互動,因為改變互動而改變心境。

要明白尊敬和所有德性一樣,都是你與生俱來的內在特質,你不過只是重新挖掘。這就如同顏回問仁於孔子時,孔子的精闢回答:「克己復禮」

克己復禮

你知道為什麼人會遺忘尊敬嗎?一如孩子遺忘尊敬父母,學生遺忘尊敬老師,我們遺忘尊重彼此。那是過多慾望的緣故,過多的慾望讓我們忙著追求所欲之物。常見的特徵是,我們的心常蟄伏在追逐財富、安逸、情愛等有形物質或體感享受,而無暇顧及體貼他人的情感需求。又或者,我們緊握著自己的面子,暫時無法放下對別人的成見,或對他人的不尊重無法忍氣吞聲。

而所謂的「克己復禮」,就是在己心之欲與禮之間,找到一個妥適的平衡。人的欲望是很難盡滅的,儒家也並不追求完全抹滅欲望,合度、撙節的欲望會讓人生活潑但不至於負擔。一旦你撙節欲望,你會更有餘裕、更少阻礙去重新找回對人的敬重,恢復本來應有的禮。德性就像太陽,現在的你找不到自己的光,不過是厚重的雲層(欲望)暫時讓天色昏暗而已。

這樣說來,禮即是通往深邃內在的道路。《禮記》說:「道德仁義,非禮不成」,透過日常細微的察覺,你可以從言行身貌開始,逐步將自己的外在調整成體面和諧如禮的模樣,讓外在的改變牽動你內在的轉化;你也可以從內在開始,撙節過多的欲望,有意識的提醒自己放下成見,待人以敬。

平等和尊卑

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,在自由平等的當代社會,儒家講求的「尊卑」漸漸不被重視了。當我們聽到「尊卑」,即時的印象可能是有差異、不平等的對待,且尊的那方或許強勢,或許霸道,卑的一方只能唯命是從。於是你可能有這樣的疑問:每個人都該得到同等的尊重和權益,為何要有差別呢?

事實上,儒家尊卑的內涵,其實是接近「立足點平等」的。拿親子關係來看,古時認為孩子孝順父母是理所當然,那是因為父母肩負了養育孩子的重責大任。孩子的初生至成年,都是父母無微不至的提攜照料,父母本該得到孩子最深的敬仰。

除了偌大的付出以外,愈是具備德性的人,愈是值得尊崇;愈是年長的人,愈是需要敬重。因為他們累積的生命厚度,超越我們經驗所及,有時站在我們前頭引著將來的路。

那麼人生會逢遇的各種人際關係,都自然而然形成了尊卑。兄弟姊妹、親屬長幼、師生同儕、上司下臣,無一不是因著德性、年紀和付出的程度,而各自得到應有的尊敬。我們可以說,真正的平等是包含次第和尊卑的。也正是這個次序,才讓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身分與職位,皆能安然自處。

此時就非常講究謙讓的工夫,無論或尊或卑,謙下都是非常管用的應對之道。永遠不自滿恃高,總是能吞耐住不公和揶揄嘲諷(人際裡是最常見的麻煩),而始終保持謙遜不爭,你就貫徹了禮的精神。從此人際的強風駭浪都動不了你,你已直達心中開闊的豁朗──你對他人的尊敬謙虛,終究會回過頭來幫助到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