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講 周濂溪先生:光風霽月與遙契道妙

第一講  周濂溪先生:光風霽月與遙契道妙

引子

認識宋明理學需要先具備一些預備知識,例如宋明理學的時代背景、經典依據、學派分系等等作為導論。經典依據的部分,像《中庸》受到李翱、橫渠、伊川、朱熹等理學家的重視,分析其對各個理學家各有什麼影響。《易傳》更重要了,本文會講解到周濂溪的《太極圖說》、〈通書〉(《易通書》),就是《易經》和《中庸》的連結。另外《論語》和《孟子》對宋明理學家也有很重大的影響。還有,最早提到《大學》的是唐代的大文豪韓愈,司馬光也註解《大學》。但是《大學》在宋明理學中的重要性,還是最受到程朱理學的特別推崇,程伊川和朱子把《大學》充分地註解與義理發揮。後來王陽明先生也註解《大學》,但他都是用自己的想法把整部《大學》改寫了,就是反對程朱理學所講的《大學》。他要恢復古本的《大學》,還寫了《大學問》。什麼是大學?「大學,大人之學也」。什麼是大人?「大人者,以天地萬物爲一體者也。」陽明先生用他自己的創造性想法把《大學》改造,所以本文後面也會談到理論的分系。整個宋明理學的導論需要安排由另一講次來詳盡進行。

有人說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是周敦頤(濂溪,1017-1073)。為什麼周濂溪對宋明理學這麼重要?這就要先從周濂溪這個人開始說起。周濂溪在他十五歲時,爸爸就過世了,後來跟著媽媽投靠他的舅舅鄭向。鄭向這個人不徇私,當時朝廷有一個制度,當官的職務可以恩蔭子孫,將職務世襲下去。但鄭向竟然把官位給了周濂溪,而不是給自己的後代,這是很難得的。周濂溪的舅舅鄭向可以說是他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貴人。

斷案高手周主簿

周濂溪也沒有給他舅舅漏氣,他被稱作「斷案高手周主簿」。主簿類似縣長旁邊的助手,或者副縣長、主任秘書。有些很久沒有辦法判決的案件,到周濂溪一判斷,馬上就解決了,至於到底是怎麼樣的案件,歷史沒有清楚的解釋。但可見周濂溪的頭腦很清楚,非常有辦事能力。

為民請命周參軍

到了二十八歲,周濂溪被升任南安軍的司理參軍。當時有個長官,轉運使王逵,作風太過獨斷、作威作福,有囚犯被輕率地治了死罪。大家都覺得判得太過輕率了,但是沒人敢講話。只有周濂溪向王逵力爭囚犯雖然犯罪,但是不至於死。結果王逵不以為然,周濂溪就表現出負責任的態度,辭職不幹了。他說如果是為了要討好長官,輕率地讓不該被判死的囚犯判死,這種工作他不幹。好在這個舉動讓王逵良心發現,反省自己的疏忽,最後護住了囚犯的生命。這件事情傳出去,大家從此對周濂溪刮目相看。

俠義肝膽周縣令

周濂溪三十歲當郴州的縣令時,他收了這輩子第一個學生,這個學生是他的長官州守令,叫李初平。縣令類似現在的縣長,州守令就像現在的省長。李初平的官位比周濂溪大,年齡比周濂溪高很多,但是佩服周濂溪的人品和學問,所以入室拜周濂溪為老師,周濂溪收他為入室弟子。周濂溪體諒年紀大的長官,所以讓長官在方便的地方來幫他授課。

昏死才知知縣好

周濂溪當官是一個清官,但沒有人知道。到了三十八歲,他擔任南昌知縣 (重要的大縣由朝廷任命京官擔任縣長官,稱知縣事)時,有一次昏迷了。昏迷期間。人家都以為周濂溪突然暴斃了,結果他的好朋友來照顧他、料理後事,才發現原來周濂溪的財產就只有一支破箱子,幾件舊衣服跟幾本舊書,幾百塊錢。這讓大家覺得很驚訝,一個知縣的生活怎麼會這麼簡單樸素啊。

判官被誣為小人

他人生另外一個貴人是趙抃,趙抃是很有名的轉運使,但他是鐵面御史,剛正不阿的人。可是很可惜,趙抃剛開始聽信小人的讒言,從此不再親近時任廣東轉運判官的周濂溪。可是趙抃到後來慢慢才發現自己被誤導了,終於覺察:「幾失君矣,今日乃知周茂叔也。」意思是現在才認識周濂溪這麼講求品德的人,差一點就錯失這結交好朋友的機會。

永州知州真笨拙

周濂溪後來回到他的家鄉永州升官來當省長的時候,鄉里都很高興,紛紛要來跟周濂溪認親戚套交情。結果周濂溪一概無視,保持距離,不搭理以前的親戚,所以被同鄉批評不近人情、忘恩負義。周濂溪在那個時候,表現出跟別人不一樣的做事風格。這個時候他寫了一首賦叫《拙賦》,意思和鄭板橋的「難得糊塗」有一點接近。大家都喜歡巧妙、善巧,但是鄭板橋說別人都很聰明,我們是難得糊塗。周濂溪他寫「拙」,也是寧拙勿巧的意思, 就是說他在人際關係或很多事情上,他寧願笨拙,不要那麼靈巧或走旁門左道。慢慢讓大家覺得他跟別人很不大一樣。

平息端硯風波

五十二歲時,他還做了一件事情:「平息端硯風波」。端州是以端溪名硯出名的,硯臺的原料石頭是百姓的生財之道。沒想到知州(類似現今的省長)為了要搶端硯的利益,跟老百姓爭利,禁止老百姓去採石頭,但允許官方來採。這件事讓時任廣東提點刑獄(這有點像副省長或監督職務)的周濂溪知道。他就把這個問題上報朝廷,以至於朝廷後來明令,禁止官員採石,與民爭利,甚至官員只能頂多帶兩塊石頭在身邊。

五十五歲時,周濂溪已經知南康軍。知南康軍已經算省長或省長以上的高官,可是他隔年五十六歲就請辭,再隔年五十七歲就病逝了。周濂溪一輩子其實都在當官,只有後面這一兩年退休遊山玩水。周濂溪一輩子當地方官,是個勤政愛民的好官;而辭職退休或休息的時候,則滿懷崇尚山林之志、神仙之慕。例如〈同石守遊〉:「朝市誰知世外游,山松影裡入吟幽。爭名逐利千繩縛,度水登山萬事休。」以及〈題酆都觀一〉:「欽想真風杳何在,偃松喬柏共蕭森」,頗像道家人士在深山裡修養的心境。他在〈思歸舊隱〉又說:「閒方為達士,忙只是勞生」。

縱看周濂溪一生,雖然父親很早就過世,但人生中有幾個貴人提拔他,且都沒有給提拔他的貴人失望,表現非常突出。在擔任地方官的過程中,是一個好官,不僅收高年的長官李初平為學生,還收了另外兩個得意門生:程明道、程伊川。二程子的父親認識周知縣,把兩個兒子交給他教育。程明道說周濂溪教他什麼呢?程明道說:「昔受學於周茂叔,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,所樂何事?」孔子曾經說過:「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?」所以學習是很快樂的,但還是會有很多別的事情來困擾生活。那孔子和顏回,他們的學習樂處到底在哪裡呢?這是周濂溪給程明道和程伊川的第一個功課,問他這個基本大問題。

程明道如何回應呢?「自再見周茂叔後,吟風弄月以歸,有『吾與點也』之意。」就像孔子和曾點他們去散步、各言而志,說說各自的志願那樣快樂。這就是他們所謂的孔顏樂 處。自從明道跟周濂溪學習以後,就沒有畋獵之好,不去打獵了。因為周濂溪好生,還有「不復科舉之志」,這是最大的改變。明道受了周濂溪的影響,就不再把他的學習目標, 放在考科舉功名,而是要專治聖學。

為什麼要先介紹周濂溪的生平呢?原來周濂溪講的學問,不只是知識,不是為了要求取功名的手段或者工具,是真誠的去讀這些聖人經典。然後從他的當官、做事、生活處世表現出來。所以他才有辦法感動和啟發程明道和程伊川兩先生。

二程子受到的啟發是在生命上,不是在知識上。因為二程子後來的學問和周濂溪其實沒有太大的關聯,但是在做學問的態度上就受到周濂溪很大的影響。所以有人認為周濂溪是程明道和程伊川的老師是值得討論的。周濂溪到底是在什麼層面上影響二程子呢?這是宋明理學的一個開始。學問當然很重要,但是做人做事的態度才是更重要的關鍵。這也是周濂溪讓人敬佩,會被二程子父親看中的原因。

太極圖與太極圖說

大家對周濂溪的認識大半是《太極圖說》,而不是〈通書〉。《太極圖說》的重要性來自朱子的提倡,朱子把《太極圖說》當作很重要的著作並做了詮釋,即《太極圖說解》。後來就有人拿周濂溪的太極圖和陳摶(道教人物)的無極圖來做比較,兩者非常的像。陳摶的無極圖是由下而上,包含「玄牝之門」、「煉金化氣」、「煉氣化神」、「五氣朝元」、「金木水火土」、「煉神還虛」、「復歸無極」等。在陳摶的無極圖裡面,它是五氣,裡面有所謂的坎離:坎是水卦(坎中滿,中間陽爻,上下陰爻),離是火卦(離中 虛,中間陰爻,上下陽爻),水火既濟,水火要交融。道教在煉丹的時候,水和火非常的重要。就像我們有胃火,胃火會上揚。為什麼我們跑步時要調呼吸?像我以前跑五千公尺也跑得還不錯,邊跑步邊調呼吸,邊呼吸也要配合吞嚥口水,這樣來調整氣息,讓水火調和。

陳摶的無極圖本來是煉丹的,透過五氣:金木水火土的調養,水和火的交濟、互補,最後煉神還虛、復歸無極。這樣由下而上修練提昇身心性命的過程,叫做無極圖。但周敦頤的太極圖是由上而下,無極而太極、兩儀、陰靜陽動,兩儀之後有金木水火土五行。接著乾道成男、坤道成女,最後化生萬物。為什麼朱熹那麼重視周敦頤的太極圖?因為這描繪了一個宇宙發生的過程。朱熹身處的南宋時代,已經是中國人的科學、科技獨步全球的時代,中國不是一直落後於西方,中國落後西方是從十八世紀西方的工業革命開始。西方是從那時起工商產業現代化社會才慢慢強大,後來形成資本主義社會、軍國主義,才有領土的擴張,加上航海科技的進步,侵略到東方世界。所以中國在南宋的科技還是強盛的,在全世界都很有名。宋代的軍事不強,因此一直被侵擾。但是宋代文明其實是中國的一個燦爛時代。在這樣一個時代,怎能不對整個宇宙有比較客觀的理解呢?每次談到聖人的學問不能只講道德修養,還要看得懂程朱理學的重要性。

周濂溪的《太極圖說》可以分成幾段:從整個宇宙萬物的生成,再講到人的修養,它也可以說是從本體論到宇宙論,再到人性論和修養論。所以為什麼說《太極圖說》可以涵蓋整個中國哲學幾個重大的部分。比如周濂溪一開始說的「無極而太極,太極動而生陽,動極而靜,靜而生陰,靜極復動,一動一靜,互為其根,分陰分陽,兩儀立焉。」從這裡可以了解周濂溪是從無極開始。《易傳》裡有講太極但沒有講無極,這個就造成一個很大的困難:大家會去追溯周濂溪的《太極圖說》,是不是從道家來的?「無極」這個詞的出處最明顯的就是從道家,因為道家思想才有無極。「無極而太極」的涵義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。

「太極動而生陽」,陰、陽與太極的關係是什麼?周濂溪有一個概念,就是「生」這個 字,動極而靜,靜而生陰。這樣看來,太極在兩儀的前面,所以先有「無極」才有「太 極」,有「太極」才有「兩儀」,這樣的論述就叫做本體宇宙論,意即周濂溪的《太極圖說》是在說明這個宇宙生成的過程,是有時間性和前後的關係。

再來,「陽變陰合,而生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」,有了兩儀之後,接著就有五行。「五氣順布」,就是五氣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,是氣的五種狀態,我們可以這樣解釋,不是五種氣。甚至可以思考:陽和陰,陽氣、陰氣,是兩種氣,還是一氣的兩面表現叫做陽和陰?這個很重要,最終是一氣、兩氣、還是五氣?會引起進一步的爭論。

周濂溪把這份著作稱作《太極圖說》,有沒有可能「太極」是最主要的?這個提問剛好符合朱熹的解釋。陸象山曾批評這叫「頭上安頭」──太極已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了,要在太極前面又加了無極,那不是「頭上安頭」嗎?而且「無極」是道家老子講的,不是我們儒家聖人講的話。朱熹則說「無極」是一個形容詞,是「無方所的」,亦即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。所以無極而太極的意思就是:「沒有方所,沒有時間空間限制的太極。」

《太極圖說》裡面有一個所謂的「循環」嗎?那個循環要到張橫渠的「虛氣相即」學說裡才比較明顯:太虛與氣,氣的聚散,氣聚成為萬物,氣散又回到太虛。朱子曾批評張橫渠的虛氣相即。氣的聚散、形成萬物、和氣散回到太虛,好像一個大輪迴。可是在周濂溪的《太極圖說》裡面不是那麼明顯,不過有類似循環的描述。他先講到無極、太極、兩儀、五氣、五行、四時,如此順序的生成,但接著他又講回去:「五行一陰陽也,陰陽一太極也,太極本無極也,五行之生也,各一其性。無極之真,二五之精,妙合而凝。『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』,二氣交感,化生萬物。」後面還是在講生成。從易學的原理來看,有包含循環的意思,例如《周易》六十四卦到最後,「水火既濟」後還有「火水未濟」。再從周濂溪說的:「『原始反終,故知死生之說。』大哉易也,斯其至矣!」這就都有始終持續循環運行的意思。

不過這個循環是不是只到五行就回返了?後面的「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,二氣交感,化生萬物」難道就沒辦法循環嗎?我們可以去了解他的安排是什麼用心。從第三段開始就很明顯了,他開始談人性論:「惟人也,得其秀而最靈,形既生矣,神發知矣!五性感動而善惡分,萬事出矣!」人性有了善惡,那就有各種歷史。

到了第四段:「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,而主靜,立人極焉。」這是道德修養論了,而他的道德德目是「中正仁義」和「主靜」。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是周濂溪,但「靜」字是道家老子講的。雖然儒家《大學》有「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」,但是把靜當成最主要德性的, 不會是儒家。所以這一點,周濂溪夾雜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。

「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,日月合其明,四時合其序,鬼神合其吉凶」,這個是《易傳》的內容。「君子修之吉,小人悖之凶」,這個吉凶,就是從這裡來講。《易傳》告訴我們, 君子要修道德,不重在卜卦、算卦,而在修心性、修道德。《太極圖說》接著說:「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,立地之道曰柔與剛,立人之道曰仁與義」,這都是《易傳》的內容。「『原始反終,故知死生之說。』大哉易也,斯其至矣!」後面他把原始反終、死生等等點出來,所以其中是不是有個循環?似乎有那個意味。但周濂溪談「死生之說」,不像張橫渠以「氣」來解釋得那麼清楚。

周敦頤已經開創出一個宇宙萬物生成的理路,他的創見就在這裡。朱熹對存有論有興趣, 所以當他看到周敦頤的《太極圖說》,他非常高興。他認為《太極圖說》可以解釋很多他所關心的問題。

希聖希賢,尊道貴德的終極關懷

 周濂溪為什麼會成為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呢?我們看《太極圖說》的時候,還要配合他的〈通書〉來讀。〈通書〉說:「聖希天,賢希聖,士希賢」,之前他讀聖賢書只是為了功名,周濂溪在這裡講「聖人可學而至」,那時候很多人都去求佛求仙,很少人會來追求聖賢之道。「天地間,至尊者道,至貴者德而已矣。」周濂溪講到道與德,道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,「至難得者人,人而至難得者,道德有于身而已矣。」

周濂溪那麼突出,就是他強調有太極、有道,要追求宇宙萬物根本的原理,並從這裡效法人、修德性。所以道和德,是宋明理學最重要的兩個概念。「思者,聖功之本」,你要希聖希賢,要尊道貴德,最重要的功夫就是「思」。你要學習,學習不是只向外模仿,要反求諸己,要從根源處去思考。所以要找到宇宙萬物的根源:太極。但要有無極的一面,都是要透過思考去學習。

體用論的深入探索與比較

《禮記•禮運》說:「故人者,其天地之德,陰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」胡五峰曾把周濂溪的《太極圖說》和老子的《道德經》做比較,《道德經》說:「道生一, 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,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」,兩者很接近。萬物負陰抱陽,《太極圖說》則寫動、靜、陰、陽,接著化生萬物。但是老子說「道生一」,一是什麼呢?有人說一就是太極,太極就是道。一生二,二是什麼呢?是陰陽。二生三,三是什麼?有一種解釋是天、地、人。前面不是有天之道,地之道,人之道嗎?所以太極(一)和陰陽(二_)兩個層次調和之後,「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」,從天道、地道、人道三個層次來看就是三生萬物。再來,域中有四大:「道大,天大,地大,王(人)亦大」,所以剛剛講的三是天、 地、人,是有道理的。

那「生」是什麼意思呢?很有趣的,王船山有一個說法可供參考,「生」不是像父母生子女的生。生,就是變化,就是生成、變成,”becoming”。本來是太極(一)、陰陽(二),但是陰陽本身的調和生成了萬物。王船山有一個很好的比喻,叫做筍生成竹。竹子是從筍長成的,它剛冒起來的時候,短短的,叫做筍,如果不把它採起來,它一直長一直長就變成竹子了。所以竹子跟筍其實是同一個東西,只是前後有不同階段。

我們要講形而上的道理,你都用形而下的,一些具體的事物來做比喻,但是比喻都會有漏洞或有不夠精確的地方。所以筍生竹,這種生,王船山用例子來告訴我們,形而上、形而下不是兩個不同的個體,它是同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,亦即一體兩面。

先有筍,才生成竹子。你用筍生竹,可以保留住同一個東西,可是又會落入時間先後的關係。竹子也會生筍,變成一個循環,就會形成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。後來的熊十力用大海水和波浪,表達兩者是一體的。大海水是整體,波浪是大海水整體中的部分。大海水就是波浪,波浪就是大海水。這是體用關係。所以稱本體宇宙論,本體就是體,宇宙論就是用。體用論有各種不同的說法。配合西方現代的現象學,本體和現象的關係,像不像吳汝鈞教授的純粹力動的現象學?就是不需要有本體,現象就是本體。把現象講完整就是本體本身。那本體跟現象之間有隔閡嗎?就像張橫渠在批評佛教的「體用殊絕」:「空」和「有」,佛教講宇宙是空的──幻化的人生宇宙,把和人所要追求的真如智慧切割了,就是體用殊絕了。因為張橫渠對佛教的理解不是非常深刻,他可能只懂捨離的小乘佛教或是初期佛教,他沒有去理解到佛教本身。例如佛家剛開始是「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」,後來到了「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」,最後又說「見山又是山,見水又是水」,佛教有一個過程。

 佛學有「小乘佛教」和「大乘佛教」。也有「空宗」,強調空,萬物都沒有自性,又有「有宗」、「唯識宗」、「真常心」等等,佛學不斷的在演進和理論發展。比如說「有宗」、「唯識宗」、「華嚴宗」,說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就好比「本體是一、現象是一切」,那要怎麼解釋這個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?一個比喻叫做「月映萬 川」,告訴你月亮是同一個月亮,它映照在全世界的河流上面,都是同一個月亮的影子。這是一個比喻,來比喻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那是空中妙有,但是有它又會是幻化 的,它又不常有,它又會成空。這個本體跟現象之間,要怎麼去講體用關係講得很妙?你既要達到不即不離,既區別又不能分開它,不能分開它又不能混在一起。

我們知道武則天是一位女皇,在佛教裡,武則天有一個貢獻,在我們每次要頌讚這個金剛經之前,就要先誦:「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,我今見聞得受持,願解如來真實義。」這是武則天創作的四句偈。華嚴宗的祖師—法藏大師教武則天什麼呢?他用一個最生動的比喻來解釋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的道理:宮殿前面有黃金雕塑的金獅子,這一隻金獅子上面的毛,只要有其中一根毛,就代表這隻金獅子。這個金獅子也代表所有的毛,包括他所有身體的全部。這就是部分跟整體的關係。當然也有一種比喻,像是電梯,你一進去電梯,它的四面都是鏡子,上下也都是鏡子,你一進去看到無窮無盡的自己,就像萬花筒裡面都是用鏡子來彼此映照出的一樣的圖形,這個都是在講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另外所謂的基因 DNA,法醫用來找殺人兇手,在現場找到一根頭髮檢驗 DNA,就可以代表這個人,這同樣可以說明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的道理。

華嚴宗的「六相圓融」,這個理論很精彩,它有六相(總相、別相、同相、異相、成相、壞相),大致上就是在講整體跟部分的關係。而且它不只是靜態的、整體和部分的,它還講動態的,趨向一個建立、析離、破壞的趨勢。包含了總、別、同、異的靜態對偶關係以外,還有破和立的動態對偶關係。六相圓融是很不錯的,它有各種不同的邏輯去談事物的變化規則。

周濂溪本來沒有談這麼多,是我把它引申的。不過周濂溪已經在探討本體宇宙論的問題: 太極是一,一可以說是本體。「無極而太極」,可以理解成沒有方所的超越性,具有超越性的太極。這裡「無極」是一個形容詞,按照朱子的解釋,太極就是一。「太極動而生陽」,陰與陽就是二了。

那陰陽是形而上,還是形而下呢?以我的理解,一就是體,體就是一。只要有二,就是二元對立,即使你是相生相成,那就是「用」這個層次了,就是形而下。所以可以說,當你講一的時候,就是陰陽一氣,就是太極。當你講陰陽二氣的時候,那就是落入對立,相反相成的。這樣講起來,這個學說和老子很接近。有人說老子也是易學,老子和易傳一樣都是很古老的學問。所以易學不是專屬於儒家的,不是專屬於易傳的。

本體宇宙論、體用論還有王船山,他不只講體用論,他講「體用相函,性情相需」,然後「始終相成」,香港有一個學者就說王船山不是講體用論,是道器論:「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」,為什麼呢?王船山說「性情相需」,這是從功能性去看,「始終相成」是時間性,「體用相含」是結構性,他有三個層面去談形上學的問題。

周濂溪的思想貢獻與歷史評價

有人認為周濂溪有道家的思想,有人認為他有佛家的思想。全真道士李道純認為儒家講的「太極」,就是佛家講的「緣起」,道家講的「金丹」,所以認為周濂溪有受到陳摶煉丹的影響。李道純說:「聖哉,周夫子!一言以蔽之,主於靜,其為萬世人天之師歟!」站在道家的立場,周濂溪講「主靜」當然很歡迎,這就是說周濂溪有受到道家的影響。

程頤怎麼說呢?「一講『靜』,即落入佛道。應以『敬』之淳儒,代之以佛道之『靜』。」我們前面談到程明道和程伊川在人格還有做學問的態度上,有受到周濂溪的影響,但是講到學問的內容,他們不談周濂溪的。甚至有人懷疑程顥程頤到底是不是周濂溪的學生?還說周濂溪是「窮殘客」。程明道的《定性書》還有莊子的味道,到了《識仁 篇》則是「以誠敬存之」,中庸的誠與敬。所以「敬」才是儒學,「靜」不大像是儒學的主要功夫。

但是有這麼一句話,跟程明道一樣,侯仲良說:「非從周茂叔來耶?如在春風裡坐了半 年。」有人問仲良「你是從哪裡來?」侯仲良回答說:「我是從周茂叔那邊來的,好像在春風裡面坐了半年。」程顥程頤也說過:「昔受學於周茂叔,令尋孔子、顏回樂處,所樂何事?」、「自十五六時,聞汝南周茂叔論道,遂厭科舉之業,慨然有求道之志。」(程顥)所以做學問有一個方向,不能只是想到科舉考試,而是要有志向?以前我在國高中的時候,讀《論語》覺得很有趣,結果我表哥跟我說,讀書就是為了要考試拿學位、用來賺錢的,書裡面很多東西是不能真正相信的。他是這樣看這些書本,後來他經過努力成為很成功的生意人。我是看《論語》看得津津有味,不放棄地持續追求其義涵,所以後來就當了學者。

讀聖賢書為了以後要考科舉的,可以當官賺錢,這叫做官宦之儒。從漢代學堂那麼多人,後來參加科舉考試都在講儒家聖賢經典,但是他們在生命上沒有真正受經典的影響,真正講究的還是功名利祿。那生命真正受影響的就都跑到佛家、道家裡面,去追求生命的意義了。所以在社會上,即使是知識份子,他也很有可能把知識學問當成工具,目的在當官爭取功名利祿。

宋代重文輕武,雖然武功不強,但很尊重讀書人。宋太祖立下他的祖訓,不能殺知識份子,不能隨便殺官員。而且不能殺上書言事之人。所以宋代的知識份子都很有責任感,為了國家提出很多建議。這樣鼓舞了宋代的讀書人。所以前面都是慢慢開始有政治家如范仲淹、教育家如宋初三先生等等,後來才慢慢培養出哲學家。所以要出一個哲學家,不是那麼容易,而且是儒家的哲學家。

所以前面已經醞釀了很長的時間,胡宏(五峰)就評價周濂溪說:「沉寂千年後孔孟之道得以重見天光,…一回萬古之光明,…其功蓋在孔孟之間矣。」胡五峰為什麼這麼推崇周濂溪?在周濂溪之前難道都沒有講孔孟嗎?前面說隋唐科舉考試,除了詩賦之外還有明經。詩賦就是寫詩,明經就是讀聖人的經典。但是在胡五峰的觀點裡,他們讀聖賢經典多半只成就了所謂的官宦之儒。宋代則開創了新格局:「是以我宋受命,賢哲乃生。舂陵有周子敦頤,洛陽有邵子雍、大程子顥、小程子頤,而秦中有橫渠張先生。」

「我宋受命」是什麼意思?就是承接了這個文化的使命。儒家講道、德,心性的涵養要和天人合一,這樣子的道學高度和深度要到了周濂溪、邵雍這些宋明理學家才開始。所以他們這麼看重宋明理學家。張南軒(張栻)是湖湘學派的代表,張栻說周濂溪是「道學宗主」。朱子也說:「上接孔孟千年道統,下啟二程百年之傳,脈絡分明,規模宏遠」。他們對周濂溪的評價都這麼高。後來上書宋寧宗的魏了翁說周濂溪「毅然奮起,接續孔孟真精神,傳授二程,繼往聖、開來哲、發天理、正人心。使孔孟絕學,獨盛於百代之後而超越百代。」宋寧宗甚至賜諡他為「周元公」。然後從宋理宗,從祀孔子廟廷,追封「汝南伯」,受到歷代儒者的推崇。

在講周濂溪的哲學貢獻之前,還要再講他更重要的貢獻,就是〈通書〉。〈通書〉其實和《太極圖說》應該要並重的,可是朱子比較重視《太極圖說》。〈通書〉的重要性是什麼?《中庸》有提到:「誠者,天之道;誠之者,人之道。自誠明,謂之性;自明誠,謂之教,誠則明矣,明則誠矣」這個是誠明之道。誠,就是真實無妄。那在《易傳》裡有講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」,乾元和坤元,乾坤並建,是宇宙萬物的根源。周濂溪〈通書〉就把《易傳》的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」和《中庸》裡面的「誠」連起來說:「誠者,聖人之本」。誠是真實無妄,「乾元」是宇宙萬物的根源。宇宙萬物的根源是真實無妄的, 這句話就是要舉出一個口號。這是對誰舉出的口號?當然是對佛教。因為周濂溪所理解的佛教說宇宙是幻化的,是虛無的,都是空的。他不了解佛教還有真如等等的概念。

現在我們這個時代,也是要回頭講儒家。佛教這麼興盛,當然很好,但是我們講儒學就是要肯定人生。連佛教都提出人間佛教了,甚麼是人間佛教?現在不是有儒釋道會通嗎?人間佛教就是把漢傳佛教中國化、儒家化的佛教。就連佛教都修訂做調整,真正講儒家的當然要把經典裡所講的主要精神發揮出來。所以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」,我們看到的宇宙萬物,不是理所當然是這樣子的,它後面是有一個動力在支持它。就像我們看到冰山浮在水面上,海裡面是更大塊的。又例如潛意識,你的潛意識在想什麼?挖深其中的底層結構就是一種根源性的思考。就是說探討一個問題,不能只是看表面,還要看它的根源、基礎、源流,這個就是形上學(metaphysics)。形上學就是:「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」,形上就是meta。meta就是「站在什麼的後面」。所以在物理學(physics)的後面,有形上學的原理作為物理學的理論基礎,那個就是 meta。

現在科技社會講 meta 剛好意思相反涵義:元宇宙。它指稱虛擬的宇宙。哲學上講的 meta 不是虛擬,它是比真實更真實,那就是「不離」。可是講天理、太極,如果和萬物脫離了就會被批評,這就不行了。要守住「不離」,太極天理不離萬物才可以,不然又被批評落入朱子學的理氣二元論了。所以〈通書〉的重要性就是探討宇宙萬物,肯定宇宙萬物是真實的,而且它背後有一個根源,這樣子的一種宣示。整個宋明理學後來都在談天道觀,天道人性,這是不是宋明理學創造的?不是,這是《易傳》、《中庸》裡面本來就具有的涵義。為什麼宋明理學要追溯這些?因為這些都是儒家傳統經典既有的,可是被忘記了,現在重新再把它拉回來。當代新儒家也是,熊十力研究唯識學,他又回到《易傳》,後來寫了《新唯識論》批判唯識學。他也是用易學的理論來面對佛教的批評。可是現代社會面對的最大挑戰是西方哲學與西方文化,怎麼樣和西方哲學對話?所以現在有現象學。為什麼我要讀吳汝鈞教授的書?他就是研究現象學的,從熊十力這些已經研究《易傳》的學者裡面,去討論到底能不能講出純粹力動的現象學,也就是不要有形上學的現象學。他也是要克服體用殊絕的問題:形上形下被切割成二元。純粹力動現象學表示:現象學就是本體論,本體論就是現象學。不需要有形上學。所以他把體用跨越了、取消了。這樣可以成立嗎?這個是我最近在寫論文思考的問題。

誠明之道,講《中庸》的「誠」有兩個含義:一個是本體義,本體宇宙論的含義。我們可以了解《太極圖說》中宇宙萬物的生成的過程,怎麼樣從太極,變成陰陽。〈通書〉說: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誠之源也」,它是在講宇宙,是實體形上學的,你可以這樣去理解他。你也可以從工夫論,當代新儒家最喜歡講道德形上學。你也可以從修養論來看,它是一種修養工夫,不是宇宙論了。很多人不喜歡宇宙論,寧願把儒家經典往道德形上學去解釋。因為他認為用宇宙論去解釋,太小看這些經典了。

這些經典如何去和西方物理學來對話?包括爆炸說等等的物理學、自然哲學學說,日新月異。當你還在回頭解釋這些經典的時候,你不用物理學、自然哲學的角度去詮釋的話,怎麼和人家對話?我們研究哲學,很少人會希望去研究物理哲學,這很可惜的。一方面是個人興趣,一方面是沒有信心。認為西方科學才是進步,東方科學怎麼跟人討論?自然哲學要怎麼跟人討論?這是弱勢的。我也是剛好批評自己,一方面我的興趣不是在自然科學, 所以才會一直研究宗教、德性等等。不過本來這就是中國哲學的優勢精華所在。

但是有一些人,他本來是研究自然科學的,後來念哲學。可是念了哲學之後,他沒有繼續研究自然哲學。康德、懷德海也是物理學家,在西方很多哲學家是自然科學出身的。但是後來追究到哲學問題時,他們都可以在宇宙論、自然哲學上先有不錯的成果,然後再追究到道德哲學、藝術宗教哲學等等。

康德說過,講宇宙是有限的,這種理論可以成立;但你說宇宙是無限的,也講得通。可是這兩個理論,剛好是衝突的。有時候會覺得我們講理論很空泛。像是愛因斯坦認為應該有一個相對性,現在有宇宙的無限擴張,就有一個蟲洞來無限吸納。如果用這個邏輯來看,《易傳》裡談有陰就有陽,有陽就有陰,這個就可以討論了。

如何理解本體即現象、現象即本體呢?本體現象在中國,以前叫做基礎、根源。形上學本來叫做本根論,看到一棵大樹長得這麼茂盛,我們可以相信它一定有根本。雖然我沒有看到在地底下的根,但是我可以肯定它一定有根本,它才可能有這棵大樹、枝幹和枝葉。同樣的像是本跡論,我們去爬山看到野獸的腳印,我沒有看到野獸,但是我看到野獸的腳印,那我相信一定有野獸走過這裡,那就代表有野獸。所以本跡論,「跡」就是腳印。就像是我看不到「道」,但是我看到道在萬物中的顯現。所以有人說,我從基督徒彼此相愛,我看出一定有上帝在這裡面。又比如這麼多人在拜佛,如果說佛不存在,我們會很難接受,會想他們到底在幹什麼?

如果有人說這些根源有可能是謊言或從眾效應,該怎麼理解?荀子最強調這點:你不能用猜測、虛構、想像的東西,來討論問題,「不以夢劇亂知」。夢和劇就是沒有依據、不符合邏輯的事。荀子很重視邏輯推理和根據事實。所以你不能說這個根源有可能是謊言,就把這個說法當真了。當然有可能啊,但是有可能其中就是有不可能。社會當中確實會有大家口耳相傳後所形成的「真實」。藝術的真、宗教的真、科學的真、歷史的真、物理的真,它們的根據都是不完全相同的。像是宗教的真理部分來自於神話,我們都知道神話不是歷史上真實的,也不是科學真實的,但是它有它宗教的含義。所以要了解,信者恆信,不信者恆不信,這個信心的基礎,它不完全都來自知識、科學。它有各種不同的說法,但是我們都希望它言之成理。言之成理的意思,不是說都要用科學來檢驗。但是你的說辭要能夠自圓其說,要能夠講得通。

(感謝本文作者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陳振崑教授賜文。)